《管子·轻重戊》有云:“彼金钱,人之所重也。
金钱是商品交换的产物,它是由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而产生的。有了金钱,人随时可以在需要时换来吃、穿、住、用等生活所需用品,同时会换来一些附加值,比如优质服务、受人尊敬、成就感等等。
金钱的最大好处就是使人摆脱贫困的逼迫,在金钱面前获得自由,不必为钱去工作,可以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。拥有金钱,人就有了尊严;没钱,就会人穷志短。
金钱的属性决定了人的基本生存需要金钱。无论什么人,无论具有怎样的价值观,都不可能无视金钱的存在,现实社会人离开金钱将无法生存。
社会中人们对金钱的看法充满了矛盾。有人认为认为金钱是万能的,有钱能使鬼推磨;有人认为金钱使人堕落,给人带来烦恼和灾祸。
《史记》有云: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
基督教认为人自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“原罪”,自私、贪婪、嫉妒、傲慢、仇恨等等人性的弱点,就是“原罪”。
人性的“原罪”加上金钱的欲望,给人类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祸。
比如为了金钱,父母与子女之间、兄弟姐妹之间可以反目成仇;为了金钱,夫妻之间充满指责和报怨,背叛感情,使一个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;为了金钱,可以把一个人或一个家庭逼上死路,比如赌博、贪污受贿;为了金钱,无视其他人的生命而残害他人,比如人贩子、贩毒、抢劫杀人、战争,等等等等,不胜枚举,太多罪恶与金钱有关。
金钱到底是什么?为什么那么容易让人堕入罪恶的深渊,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?
因为金钱既可以让人体验到天堂般的享受,也可以把人带入地狱般的痛苦。
金钱放大了人性的“原罪”,让自私、贪婪、嫉妒、傲慢、仇恨在金钱的驱使下,一步步走向罪恶深渊。拥有金钱的享受与失去金钱的痛苦,使人性的“原罪”在无拘无束的放肆中愈加扭曲、变态、疯狂。
《增广贤文》中有句话:穷在闹市无人问,富在深山有远亲 。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人情薄如纸。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金钱利欲和人性“原罪”使然,在金钱和感情面前,世人选择了金钱。
过分爱钱的人,会把金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,甚至是生命。为了金钱,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不顾,那么为了金钱而伤害他人,无视他人的生命,在他们心目中自然是理所应当的事了。
金钱就像“皇帝的新衣”,每个人都想穿着由金钱编织的华丽新衣,向众人展示绚丽光鲜,却不知,自己人性中的“原罪”在金钱的奴役下,早已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。
金钱是人性的验金石。它可以把人性中最虚假、最无情、最丑陋的一面展露无遗。
有人说,罪恶的不是心灵,而是金钱。但是,让人堕入深渊的不是金钱,却是毫无约束自由放纵的人性。
因为金钱带来的罪恶弥漫着大地,因为利欲奴役的皮鞭抽打着人性,所以,我们才意识到人性修养的重要意义。
每一个繁华的都市里,都有太多被金钱奴役而扭曲着的灵魂,这些灵魂就在我们身边,或是你或是我或是他,我们都被扭曲的利欲所裹挟,却毫无节制地任由金钱的摆布。
把金钱看得太重,就成为枷锁,它牢牢地套住我们的灵魂,使我们的人性扭曲变态,变得丑陋不堪,甚至残忍无情。
金钱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好处,就能给我们带来多少伤害。人可以把金钱看得很重,也可以把金钱看得很轻,孰轻孰重,在于每个人人性修养水平的高低。
金钱,就像一把锋利的剑,不会舞剑者,必被其所伤。